策源:历史选择了松江,松江创造了历史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七周年系列综述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时刻,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2007年8月23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到松江调研并指出:“松江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水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力经济支撑。”
殷殷嘱托重若千钧,使命在肩催人奋进。
历史上的松江,人文鼎盛,物产丰饶,久负盛名。上世纪90年代,莘松高速公路开通,一批优质外资、民营企业率先沿路投资布局,松江步入了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时期,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形势喜人,成效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瓶颈渐显:传统增长动力持续减弱,经济结构问题日益突出。至“十二五”末,松江地方财政收入增幅等核心和先导性指标增长乏力。
2016年,“十三五”开局,松江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同年2月1日,程向民同志受命担任松江区委书记,这一重任旋即落在了新一届区委领导班子的肩上。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一个地区要谋求高质量转型发展更是如此。
“如何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路明灯’,在前期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松江新一轮发展?怎样把松江的发展融入上海、长三角和全国的转型发展大局中,大刀阔斧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诸多问题摆在了全区人民面前,而如何在全区统一发展思路、凝聚最大合力,成为当时的关键。
志不求易 事不避难 在拆违攻坚战中披荆斩棘
“新路不是想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是走出来、干出来的,甚至是从没有人走过的地方披荆斩棘开辟出来的。”新一届区委领导班子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毅然选择了从最硬的“骨头”啃起。借着全市“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的东风,一场九亭拆违攻坚战拉开序幕,吹响了全区转型发展的“集结号”。
九亭镇,地处上海城乡接合部,当时常住人口30多万,辖区内农村宅基、基本农田、工业园区以及各类市场错杂,长期存在违法建筑多、安全隐患多等问题,矛盾交织、情况复杂。
“我们通过排摸发现,光是要拆除的违法违规厂房就有200多万平方米,还有‘种’在田里的38幢违建别墅,更是长期难以撼动,这里一度是松江‘五违’乱象最突出、安全隐患最严重、社会治理最复杂、群众反映矛盾最集中的镇区。”时至今日,当年参与整治行动的党员干部仍记忆犹深。
竖在生态公园边的九亭环境整治作战图
从城市治理角度来看,九亭的拆违整治无疑是块难啃的“骨头”,于产业结构调整而言,它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落后产能集中的地区。
整治伊始,风波乍起!2016年2月22日,恰逢元宵佳节,但就在那个团圆之夜,九亭竟发生了违法者手持铁锹铁棍追打执法者的不良社会事件。
非常之事,当有非常之举。当晚,区委常委会连夜召开会议,迅速成立“五违四必”整治前线指挥部,由区委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督办促进,依法、铁腕、稳妥开展处置。
依法,即于法有据、人人平等;铁腕,重在强调要敢拔“硬钉子”、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彰显依法治区决心;稳妥,则是要求坚持群众路线,重点做好群众工作,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杜绝群体性涉稳事件发生。
拔点销项 势如破竹 在“重拳出击”中凝聚发展共识
“我们首先对一个占地280多亩的花卉市场开展了整治行动,那里原先大多是用彩钢板违规搭出的工棚仓库。整治小组历时3个月,共拆除违建15.6万平方米,依法清理商户近200家。”当时参与整治行动的党员干部表示。经此一役,拔点销项、势如破竹。
整治前
整治后
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仅九亭一镇,就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240万平方米,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企业。这场“五违四必”攻坚战不仅找出了症结所在,攻克了重点难点,还在全市范围内发挥了先锋带头作用,于“198区块”成片减量工作上开了先河。
“198区块”,是指上海规划集中建设区以外的现状工业用地。2016年,九亭在280个地块清退企业931家,税收因此“减”了约2.5亿元。正因如此,曾有人疑惑不解,认为如此“重拳出击”,“代价”太大,但区委却态度鲜明、坚定不移。因为破除旧动能、培育新动能,需要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勇气,更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
风物长宜放眼量。一组数据在今天看来仍不可思议:2016年至2017年初,全区“1+25+225”三级区块“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拆违708万平方米,超过以往十年的总和,“几乎相当于拆出了一个老静安区”,关停淘汰劣势及污染企业1033家,建设用地减量立项和验收7434亩,生态用地增加4433亩,一大批历史遗留的顽症痼疾得到彻底整治。一场攻坚战,补齐了上海外环生态廊道的“欠账”,优化了城市发展空间。
九科绿洲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松江“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干出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干出了松江干部的精气神,干出了群众的实得感和幸福感”。
在此过程中,全区的发展目标愈发清晰,全新的发展共识逐渐凝聚。
敢破善立 善作善成
在全区大讨论中统一思想认识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在选择九亭拆违攻坚战作为全区转型发展突破口的同时,松江区委对G60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布局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最终得出结论:由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沿线产业布局内部缺乏产业链和创新链,但是空间资源已经接近“天花板”。谋求转型发展,必须向规划要品质、向存量要空间、向科创要动力、向质量要效益。
“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松江清腾出一大批宝贵资源——土地,这为新动能发展创造了条件、留出了空间。而如何用好它,成了一份待解的“试卷”。
当时,松江房地产用地出让价格达每亩数千万元,工业用地每亩仅100万元左右。在大家眼里,房地产是“公鸡”,会打鸣、叫得响,但它只能一次性受益;实体经济则是“母鸡”,可持续“下蛋”。是要一锤子买卖的“公鸡”,还是要会持续“下蛋”的“母鸡”?是算眼前账,还是算长远账?围绕两种截然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全区上下进行了一场关于“公鸡”“母鸡”的大讨论。
科大智能
立足新发展理念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区委最终统一了全区的思想认识——选择会持续下蛋的“母鸡”,毅然将1000余亩房地产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此举一出,便留住了第一个重大制造业项目——科大智能。如今,科大智能已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全产业链企业,龙头产品机械手占国内装机量的70%。
敢破善立、善作善成。2017年7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上海松江土地账算得精》一文,称“如此成绩,全国罕见”。
放眼国际 对标一流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探索新路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沿着G60高速公路,松江再度把目光望向了远方,锐意推动长三角地区分工协作,把产业链“朋友圈”做大。
回溯全球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史,不论是美国101号公路沿线从圣何西到洛杉矶两侧的硅谷,还是128号高速公路沿线聚集形成的128公路高技术区,都是依托交通大通道进行的生产要素和科创要素空间布局,加上纳斯达克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产业的支撑作用,进而成就了美国的科技梦想,促进了所在国家经济的腾飞。其中,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塔克拉拉大学等美国顶尖大学分布于硅谷区域,为硅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力量依托。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反观松江,G60高速公路贯穿全城,当中既有全国知名的大学城,自身又是面向长三角、以产业链和创新链为纽带的制造业重镇,还依傍上海大力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等“五个中心”建设东风,与国际上高新技术产业高地的产业配套基础和资源要素禀赋何其相似?
历史证明,城市因产业而兴,产业兴则百业兴。对于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高地从串点成线到连线成片,直至扩片成带、集带成面的发展经验,松江该如何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有效学习与借鉴,进而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
松江区委给出了答案: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前提下,秉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以“科创+产业”为主体的跨区域一体化平台的相关合作。
科创为名 不负使命 在转型发展中推动科创走廊从构想走向现实
2016年4月下旬,区委书记程向民带队,前往北京拜访清华大学和部分央企,寻求合作。在切身感受到清华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与活力后,同行者皆倍感振奋,也进一步明确了要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在科创驱动中推动转型发展。
在进一步调研中,区委发现了制约松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九个短板,并将其概括为“九对关系”,即城市与产业深度融合、浦南与浦北、新城与老城、城区与大学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城市更新和文化传承、城镇建设和管理、城市发展和底线思维、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
找准并处理好九对辩证关系,发展思路自然也愈发清晰:“九亭攻坚战打响后,这么多企业淘汰了,接下来怎么办?怎样取他人之长,把松江的事做好?”
夜幕映衬下的G60科创云廊
一石激起千层浪。G60科创走廊未定名前,关于名称就众说纷纭。有人建议也叫“X谷”,也有人说单提“G60”就行,还有人表示可以叫“G60科创大道”“G60科创园区”等。但区委书记程向民力排众议,提出了“G60科创走廊”。如此冠名,理由有二:首先在文辞表达上,避免了拾人牙慧之嫌;其次在规划上,走廊更显特色,“走廊是可以延伸的,一路向西,符合‘西进’战略,‘园区’是封闭的,‘大道’也是有起止点的”。
从北京归来后,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概念与内涵持续衍生,发展路径也日渐清晰,G60科创走廊1.0版的“一廊九区”也一步步从构想走向了实践。
2016年5月24日,松江经济社会发展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推进大会胜利召开。现场宣布出台60条产业政策,每年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全力推进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沿G60高速公路松江段两侧布局“一廊九区”,打造区域面积101平方公里、辐射面积约283平方公里的G60科创示范走廊,实现“松江制造”向“松江创造”的转型。
历史的偶然中往往带着必然。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了“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要求。“时隔两年,我们启动建设上海松江G60科创走廊,正是对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上海市委对松江发展要求的贯彻落实。”区委书记程向民表示。
乘势而上开山河,风雨无阻向前进。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正式扬帆起航,筑梦于科创的星辰大海。后来它又从1.0版的“源起松江”发展到了2.0版“联通嘉杭”,迈入3.0版的“九城共建”,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平台,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征程,“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建设也由此翻开了崭新篇章!
文字:朱俊辉 韩海峰
图片:资料图
编辑:杨露 李翔 王红霞
往 期 推 荐
点击图片查看